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印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0 11:35:09  浏览:94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关于印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文件
全继委发 [2006]11号


关于印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有关部属单位及学术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2001年颁发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附件1.doc

2、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附件2.doc



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代 章)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附件1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


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卫科教发[2000]477号)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全继委发[2001]第01号),制定本办法。
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二、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注重项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本学科的国际发展前沿;
2、本学科的国内发展前沿;
3、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进展;
4、国外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和推广,国内先进技术、成果的推广;
5、填补国内空白,有显著社会或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三、医疗卫生、教学、科研机构可按申报程序申报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其他机构须先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获得申报资格。
四、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负责人至少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负责的项目内容须是其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或研究方向;其当年申报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
五、各单位应将拟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按统一要求,先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经核准后,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推荐。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拟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有关部属单位可直接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申报。
六、每年申报次年项目的时间为9月,申报单位将下一年度拟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统一要求填写后,按程序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申报。申报现代远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单位应按统一要求填写现代远程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
七、申报的项目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形式审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进行审批。
八、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每年年底将批准认可的下一年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学科分类,列出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主办单位、项目负责人、学分数、日期、地点等向社会公布,供各地医疗卫生单位和有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选择参加。
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
十、本办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2001年颁布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全继委发[2001]第02号同时废止。
十一、本办法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2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落实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要求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I类学分5-10学分,II类学分15-20学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五年内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得的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获得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超过10学分。I类、II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
二、学分分类
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类。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以下简称指定社团组织)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的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分别经以上学(协)会组织评审并批准后,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
3、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的培训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现代远程教育项目)。
(二)II类学分
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类学分。
三、学分授予标准
(一)I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3、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写出综述,由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授予学分。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此类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2、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余类推)
国外刊物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8 学分

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6-4学分
省级刊物 5-3学分
地(市)级刊物 4-2 学分
内部刊物 2-1学分

3、 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 课题组成员排序(余类推)
1 2 3 4 5
国家级课题 10 9 8 7 6学分
省、部级课题 8 7 6 5 4学分
市、厅级课题 6 5 4 3 2学分
4、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5、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6、发表医学译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7、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可授予主讲人2学分,授予参加者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8、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II类学分授予的具体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
2-8项由单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后授予相应的学分。
(三)凡经单位批准,到上一级医疗卫生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6个月及以上人员,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继续医学教育25学分。
四、学分登记和考核
(一)项目主办单位授予相应项目类别的学分,学员所在单位负责登记。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应统一印制和发放继续医学教育登记证或使用电子信息卡,内容包括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举办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分数、考核结果、签章等,由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本人保管,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凭证。
(三)各单位主管职能部门每年应将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所获学分数登记,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作为卫生技术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五、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发放和管理
(一)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分别由全国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指定社团组织应按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规定的样式印制学分证书。
(二)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Ⅰ类学分证书,先由举办项目的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学员参加学习的有关材料,经学员所在地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核实后发放相应的学分证书。
(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指定社团组织举办的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应接受项目举办地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监管。举办单位应在项目举办2周前将有关资料报项目举办地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
(四)凡弄虚作假、滥发证书、乱授学分的单位,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全国通报、1—3年停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等处罚。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对基层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特殊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实施细则应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
七、本办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2001年发布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全继委发[2001]第02号)同时废止。
八、本办法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绍兴市邮电通信线路管理办法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人民政府文件

绍市府发〔1995〕67号


--------------------------------------------------------------------------------

绍兴市邮电通信线路管理办法


 
 

印发《绍兴市邮电通信线路管理办法》的通知
绍市府发【1995】6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印发《绍兴市邮电通信线路管理办法》,请贯彻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五年八月二日

绍兴市邮电通信线路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邮电通信线路的保护,确保通信畅通,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通信线路的规定》和《浙江省邮电通信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绍兴市行政区域内一切邮电通信线路的建设和保护。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通信线路建设和保护工作的领导,开展保护通信线路的宣传教育和护线联防工作。通信线路遭受自然灾害损毁或破坏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配合邮电部门进行抢修,沿线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方便。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通信线路的安全畅通,检举揭发和制止破坏通信线路、危害通信线路安全的行为。
  各级邮电部门必须加强通信线路的维护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并负责监督本办法的实施。
  第五条 本办法所指的邮电通信线路包括:
  (一)架空线路:电杆、电线、电缆、光缆、线担、钢绞线、隔电子、拉线终端及其他附属设备;
  (二)埋设线路:地下(水底)、电缆、光缆、管道、人孔(手孔)、标石、水线标牌、无人值守载波增音站、电缆充气站及其附属设备;
  (三)无线设备:无人值守微波站、微波无源站、GT-2基站及电源线、天馈线、保护接地。电台收发信天线、移动通信、微波和卫星通信地面站天线、天线馈线的杆塔、导线、波导及相应的供电设施与其他的附属设备;
  (四)各种户外终端设备。
  第六条 编制城乡建设规划,应将通信线路建设纳入总体规划,将通信线路与道路、桥梁、涵洞、房屋等项建设同步进行或预留通信管道,具体按《绍兴市房屋道路电信设施建设规定》执行。
  第七条 邮电部门设置电杆、埋设电缆、建立微波或其它通信站(台)及巡房,需占用土地、林地等,应依法办理占用手续,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
  建设通信线路需拆除相关建筑物,改变建筑物结构或铲除农林作物时,有关部门应予支持,邮电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改建、修复、加固或作一次性经济补偿。
  第八条 通信线路一般不得迁改,必须迁改时,迁改单位和个人应提前三个月报请邮电部门同意,并承担迁改工程所需费用。
  第九条 未经邮电部门许可,严禁在通信线路上搭挂其他线路或物件。
  兴建或扩建输电线路、广播线路、变电配电设施、输热管路、无线电台及其他干扰性、腐蚀性设施,可能危及邮电通信线路安全或影响通信线路畅通时,兴建单位应当在征得邮电部门同意后方可动工,并按国家规定标准落实技术防护措施,承担相应费用。
  第十条 竹、木所有人应对可能危及通信线路安全,影响通信畅通的竹木进行砍伐和修剪。对危及通信线路安全的树枝,邮电部门应会商有关部门进行剪除。对已影响通信线路而未修剪的树竹,通信部门可以修剪。修剪国家珍贵树木应征得林业部门的同意。
  第十一条 在通信线路设施附近兴建或改建道路、桥梁、涵洞、房屋、农田水利工程、敷设管线、设置建筑物、植树造林、砍伐树竹、运输超高物件、疏通航道等,可能危及通信线路安全或影响通信畅通的,应在征得邮电部门同意,并采取技术防范措施后方可作业。作业时,邮电部门可派员进行监护。
  第十二条 城区邮电通信所用的卫星地面站天线区、短波收发天线区和微波通道净空控制范围受国家法律保护。
  在微波通道净空控制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建造高层建筑物,应事先征求邮电部门意见,经城建部门批准后方可建造。
  第十三条 对危及通信线路安全的建筑设施,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分别情况,及时作出妥善处理。
  第十四条 公安部门对于偷盗通信线路器材或利用技术手段中断通信、危害通信安全的案件,应及时组织人员侦破,邮电部门应予配合。
  收购废旧金属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收购邮电通信专用器材。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盗卖通信器材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邮电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 执行任务的邮电通信抢修车辆、人员通过道口、渡口、桥梁等拥挤地段时,有关部门应优先放行,需要通过禁行地段时,应予特准通行。上述车辆和人员由于违章肇事,在不影响事故性质、责任查清的前提下,应先予放行、待完成通信任务后再作处理。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或邮电部门应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一)发现通信线路隐患及时报告或排除险情的;
  (二)协助通信部门抢修通信线路成绩显著的;
  (三)检举、揭发和制止破坏通信线路的;
  (四)协助邮电部门追回被盗通信器材,使国家财产免遭损失的;
  (五)认真做好联防联保工作,及时保护通信线路有其他重大功绩的。
  第十七条 破坏、盗窃邮电通信线路或建设材料,阻碍邮电工作人员进行线路建设和维护工作,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损坏线路、阻断通信的,邮电部门有权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承担修复线路的费用并赔偿阻断通信所造成的损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电杆、拉线、天线、天线馈线、杆塔、支架及其它附属设备上栓牲口或搭挂各种线路及其它物件的;
  (二)向电杆、电线、隔电子、电缆、天线馈线、户外机箱及附属设备射击、抛投石块、杂物或进行其它危害线路安全活动的;
  (三)攀登电杆、天线杆塔、拉线及其他附属设施的;
  (四)在通信线路设施安全区域内进行爆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的;
  (五)在埋有地下电缆的地方倾倒、排放腐蚀性物质的;
  (六)在地下电缆、光缆两侧各一米范围内建房搭棚和在两侧各三米范围内挖沙取土、设置粪池、沼气池、牲畜圈及开掘井、葬坟的;
  (七)在电杆、拉线周围各五米范围内挖砂取土、在架空线路及天线区域两侧外沿各三米范围内建房搭棚、开沟、挖池、掘井、葬坟的;
  (八)在设有过江河电缆、光缆标志的水域禁区内拖锚、捕捞、打桩、挖沙、炸鱼以及进行其他危害电缆、光缆安全作业的;
  (九)在地下电缆、光缆两侧五米范围内地面上进行钻探、堆放笨重物品、垃圾、废渣的;
  (十)擅自拆除或损毁邮电通信设施的。
  第十九条 邮电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廉洁奉公。因玩忽职守造成线路设备损坏、阻断通信的,应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绍兴市邮电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人事部关于国际互联网人事部网站开通试运行的通知

人事部


人事部关于国际互联网人事部网站开通试运行的通知
人事部



为加快人事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进一步提高人事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国际互联网人事部网站于9月30日开通试运行。网站的域名是:http://www.mop.gov.cn/。
人事部网站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公众和单位提供人事政策法规、公务员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才流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福利与离退休、军转安置等信息服务;积极推行“电子政务”服务,逐步组织与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社会关注的有关人事工作业务进行网上办理,并将
通过网络进行监督和管理,最终实现服务、办理、监管一体化。首批实施的将有公务员考试录用、留学人员回国安置、西部人才开发、国际职员后备人员招考、中央国家机关解决干部夫妻两地分居审核备案和军转干部接收与安置等进行网上办理,目前,国际职员后备人员招考等业务已经实
行网上办理,其他各项业务年底前后陆续展开。
各地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没有建立网站的要抓紧建立;已经建立网站的,要搞好信息的及时更新和补充,丰富网站内容。重要信息需要在人事部网站发布的,经厅(局)领导批准后通过电子邮件报人事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电子邮箱是:RSBXXB@MOP
.GOV.CN。
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将此通知转发至本地区各级人事部门。人事系统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要积极浏览、关心和监督人事部网站,对网站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把人事部网站建设好。
联系单位及电话:人事部办公厅督查信息处 84214729 84214905



2000年10月16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